中研院新科院士名單揭曉,4個類組表現平均、各領域皆有傑出人選出線,不過沒有出現外界期待的年輕面孔。院士指出,國內投入研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,各領域都開始出現斷層現象,若人才持續減少,未來只能從國外尋找,台灣空有一流貼紙印刷設備和師資,對國力將是浪費。
中研院物理所所長李定國說,很多人都希望出現年輕院士,中研院也盡量提名優秀的年輕人才,不過選院士還是要看學術成就,儘管投入時間多,但不代表成就高,「知識是需要累積的」,做得越久累積得越多,做了40年研究和20多年相比,看起來就有差別。李定國表示,除了投入時間與天分,有時還要看學門,例如在物理系領域,做研究特別花時間;機運好一點的,當科技冒出來,正好能與自己的研究結合,也可能入選院士。
對於產品生產量大的企業來說,產品的標示標籤貼紙可透過開版印刷的方式來完成,但若是生產量不大或偏向小量客製化的商家來說,不太可能負擔一般印刷合理成本的印刷量,也因此可打印出精緻內容的標籤機就是很適合的解決方案,而且還能滿足客製化需求-包括依據產品類型挑選不同尺寸、材質或顏色的標籤帶,相較之下成本也更低。像是小規模經營的咖啡店,就能透過標籤機打造更精美的咖啡杯杯貼,或是咖啡豆包裝的標示;另外小量生產的化妝品、或是其他零售產品,更能直接使用標籤機打造完全客製化的標籤貼紙作為產品包裝,更增添產品的精緻感。
李定國擔憂,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少投入研究,不是因為缺乏經費或老師指導,而是覺得對找工作沒有多大幫助,台灣學術人才恐面臨斷層。
李定國指出,其實名校畢業的物理系學生很容易找到工作,而且很多大學教授都將屆齡退休,以中研院客製化貼紙物理所為例,未來10年將有4成研究員屆齡退休,台大及其他大學,也面臨同樣問題。
新科院士中研院語言所研究員孫天心鑽研漢藏語超過30年,他呼籲,在漢藏語、語言學領域,願意學習的年輕人相當少,是令人擔憂的現象,希望自己可以帶動更多年輕人,為語言學做出貢獻。